莱芜:表面热气腾腾的物流业想说爱你却不容易
2006-02-07 09:58 性质:转载 作者:山东新闻网
免责声明:升降平台网(www.chinalift.com.cn)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在去年底我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去年是我市物流业膨胀发展的一年,全年物流业实现税收9500多万元,占三产税收总额的25%...
在去年底我市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去年是我市物流业膨胀发展的一年,全年物流业实现税收9500多万元,占三产税收总额的25%以上。
这个消息的确令人鼓舞,早在几年前,物流业这个名词在我们的生活里似乎不是个主流词。短短几年的时间,我市的物流业在悄然中发展壮大,速度有点超乎寻常。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物流活动的企业达到200多家,物流业的年营业额在20亿以上。
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有着其特有的背景。我市是一个钢铁大市,这几年我市钢铁产业规模不断膨胀,去年的钢产量达到1200万吨,这种膨胀的势头产生了强劲的物流需求,伴生的物流业自然也就随之壮大。比如泰捷信物流公司,这是一家三方投资的民营物流企业,该企业主要为莱钢承运铁精粉、钢材等,目前自有运输车辆100多辆,社会挂靠车辆100多辆,年运输能力达300多万吨,年营业收入可达2个亿。另外,煤炭以及姜、蒜等优势农业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业。
然而,表面热气腾腾的物流业,却因为处于起步阶段,仍常面临尴尬的境地。
——物流业发展还缺乏整体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钢铁等行业的迅速膨胀,物流企业迅速增加,大量的外地资本和民间资本陆续进入,但由于缺乏规划,基本上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仅莱钢的所在地钢城区,今年上半年就新增货车400多辆,计划购买的仍在200辆以上。
——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市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运作也不规范,物流服务功能比较单一。我市的200多家物流企业中,规模较大、比较规范的也就10多家,很多物流企业只有五六个人、三四辆车,租个门头就开始干。再加上缺乏统筹的协调、管理上的不到位或职责不清等原因,导致一些非法物流业的老板游离于管理之外,前段时间在济南等地发生的物流业老板卷款逃走不见人影的现象,我们不能不引起警惕。
——交通条件也是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市境内铁路运营里程1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100多公里,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交通的运营能力有些吃紧,尤其是铁路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境内只有辛泰铁路、磁莱铁路等几条铁路,且都是单线,路况又差,运力明显感到不足。大量货物只能通过公路运输进行,从而抬高了企业成本。而在公路方面,集装箱等现代运输方式尚未普及。
另外,物流就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物流人才不足,特别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不足也是导致物流业不规范的一个原因。
由此观之,我市的物流业蓬勃发展是事实,而正发展中的物流业遭遇的尴尬也是事实。好在我市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动向,并在逐步地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市的物流业一定能步入规范、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