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母,是个庞大而又系统复杂的网络战斗群,不少人因为其复杂的体系而头疼,也有不少人因此而变成反航母派的,或者建议不宜建航母。这让...
关于航母,是个庞大而又系统复杂的网络战斗群,不少人因为其复杂的体系而头疼,也有不少人因此而变成反航母派的,或者建议不宜建航母。这让本人大感失落,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不是搁置的,怎么能因困难而裹足不前呢?我见过不少专家谈中国建航母的困难时说过,目前弹射器、助降系统、数据链及大型升降机技术无法克服,我当时就大吃一惊,要说弹射器,目前的工艺水平能不能达到这确实让人怀疑,数据链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升降机也提上来说事,未免有点欺骗不懂行之人吧。那么所谓的大型升降机是怎样的无法克服呢?说过了或许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一下我们专家声称无法克服的问题吧。基于上次的航母数据链本人实在道歉,由于数据链本身的系统复杂性,尽管本人已经近乎常理说清楚,但还是有点让一些网友无法了解(如果图能显示或许会,有些术语也不可能一一都解释。这次本人不提难懂的术语,只是让大家随便了解的吧。
航母升降机是在航母上实现货物上下垂直运输的设备,这里的货物很多,可以是飞机、弹药、物品、人员等。如果说货物电梯大家还不明白的话,说电梯应该每个人都清楚吧。不过升降机与工厂的货物提升机比较相近一点。不过在工厂里的大型装配件一般都是电动行车实现运输的。与电梯相比,电梯可以从一层到二层、三层……..,这些层之间可以任意行驶,并且可以停在任何一层上。而航母升降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固定的从甲板到仓库的升降过程,如把甲板的飞机入库存放,完成仓库与甲板的运输等。这比电弹简单多了,只相当于电梯的一层到二层的运输。不过航母升降机还有另一种运行方式,那就是它可以停大任何一个高度,比如说到港口进行补给时,它可以降得比仓库口还低一点(当然是有限度的)或者高一点,以实现装卸车实现直接从岸上运至升降机,升降机再运至甲板或仓库口。然后再运至储藏室、弹药库、医务室等存放。不过现在的美国部分航母补给港口有的已经改造成可以自动升降的平台,当航母抛锚时,自动平台与升降机平台自动对接,装卸车直接运入仓库(一般运至仓库比甲板上的货物要多得多)。
![]()
知道了升降机的用处之后还应该了解其构造了,与货物提升机一样,它需要电机、减速机,卷扬机等完面起吊的工作。我们一般用的电梯电机功率只在几十千瓦,货物提升机最大也一般只有一百多千瓦,而航母升降机的电机功率一般都在300~500千瓦之间,功率并不算太大。电梯的升降部分(其实叫轿厢)由电动门防护,电动门不关电梯不运行,而航母升降平台则是在仓库防护口上有一道防护而已,甲板上则与旁边的甲板通平。电梯载重一般只有1吨,货物提升机有几十吨,航母升降机可以起降一百多吨。这些并不是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航母升降机由4个卷扬机提升的,其中左边2个,右边2个,贴近航母的则有滑道,用于稳定及平衡作用。而无论是电梯而是货物提升机则都是一个(货物提升机只是纲丝绳多了些罢了)。这在技术上比较难克服,因为航母升降机只用一个卷扬机,一个受力点会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升降平台变形,而多点如果不同步则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关于不同步有必要讲一下,我们一个个搬东西不必考虑不同步,得两个人搬东西时必须同步,否则一个人放下时另一个人没放下,或者一个人用人另一个人不用力时会产生什么 现象我想大家清楚。怎样保证航母的4个卷扬机同步呢?如果用4个电机很难保证,因为启动不可能保证完全同步,货物放的不在中央时各个受力点受力没,运行不可能同步。电动机及传 动机构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也不可能同步,虽然不同步不明显,但积累起来就无法运行了。航母上由是采用了一个电机带动4个卷扬机的办法,即由一个电机拖动减速机,减速机通过各种传动,实现了在齿轮齿数比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拖动4个卷扬机。这样一样,卷扬机就完全同步,一起升降了。在安全措施上,采用了大卷盘,并且带有钢丝绳槽道,从而不会发生钢丝绳不会绞绫现象。钢丝绳中,一半就够了,另一半是断绳保护的。与电梯一样,定时检查钢丝绳及更换。而且定时保养,定时校核同步。
航母升降机的电机是异步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梯也一样,不过电梯是采用按下按钮进行设置运行路线,靠行程开关来停止的。比如需要在三楼停时,当快到三楼的一个地方时,轿厢触动行程开关(现大部分是感应式的),行程开关的信号传给PLC,PLC分析三楼的按钮是否按下,如果按下则把停止信号传 给变频器,变频器实现软停车。于是电梯平稳地停在了三楼。与航母升降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航母升降机也是通过PLC来控制变频器以达到控制效果的,但航母上不是采用行程开关,而是激光测距仪,PLC自动分析需要行驶的距离,并且根据距离给定变频器的频率运行,以实现更平稳的停车。激光测距仪如果是测绘单位或者施工放线的人员对此肯定不陌生了。不过这里的激光测距仪不仅可以显示距离(毫米级),而且可以把测量结果以数字信号直接送入PLC的处理器。PLC与变频器之间的联系搞自动化控制的朋友最了解了,因为目前好多控制都是与变频器和PLC有关。不过PLC与变频器之间一般有模拟量和通讯口通讯,其速 度都比较慢,用在水厂恒压控制或风机还行,但用在航母升降机有点勉强。由于变频器的CPU和PLC的CPU都是处理数字信号的,能不能实现两个CPU之间数字信号 的高速传递呢?许多人都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那就是MB+卡。但MB+卡较贵,支持的协议也不多,应用也很少。所以航母升降机工作程序是:激光测距仪信号→PLC→变频器→电机→卷扬机→升降平台,反过来的反馈程序与之相反。
其实工业用的大型PLC有的就已经可以用于控制航母升降机了,变频器更不成问题,凭我国目前的实力完全不是难事,何来没有克服之理?当然,不动手做的话你永远也克服不了。其实就是有问题也不是没法克服的,早先的航母升降机也挺落后,控制性能也比较差,但也不影响其使用啊。无论是从防御角度还是海权维护角度去观察,航母是我国必不可少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因为这种那种技术困难不能成为没有航母的借口,因为技术是需要克服的,不是挂在口头上说给大家听的。关于资金方面,本人认为在岸基上的飞机场开支也不小啊,关键是我国的威胁是从海上来的,效果是无法相比的,我们不仅多了一层战斗防御网,还为后方提供了多少的宝贵时间啊。而且目前让人气愤的是,好多钱并没有花在点子上,而是花在了形式上。战斗力是实实在在的战斗能力,不是给人家看的,北洋水师无论从武器装备及军费投入都远超过日本,但还是失败了。要讲战斗力,就得看你的炮战时能不能打,能不能比敌人先开炮,能不能击中,而并不是一味的强调武器。如此的腐败政治及官僚,以及自以为是的态度,在小日本的炮击下原形毕露,失败是情理之中的。可恨的是这种现象并没有随着北洋水师的覆灭而消失,目前有些地方依然存在。
个人不是宣扬航母,也不是头脑发热(如果是发热那么我就发热几十年了,还不热晕了),只是我国有许多人并不了解航母,军队也没使用过航母,因此或多或少都存在对航母的一些偏见,我想这是可 以理解的,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误解啊,本人写升降机只是其次,说起来也不复杂,难的是我们是不是有一个决心而已。什么这样那样的困难,什么航母无用论,靶子等几乎都是不成立的。遇到了困难应该想着怎么去克服,而不是想法设法绕过去,因为即便你当时绕过去了,若干年后你还是返回来想法去克服。